酒店总经理:搞不定90后员工?那是因为你的管理能力不够!

大住宿 本文作者:王治 2018-01-29
酒店管理与心理学,是一个老套的话题,但是不同的时代,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、不同的员工,而有不同的定义。尤其是在今天,当面临80后、90后员工,管理工作的有效性,更不只是单单依靠命令、权威就可以实现的。

其实酒店员工每一个行为,做或不做都受相对应的价值观、信念或规条影响着,如果管理者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,找到背后的心理因素、顺势而为的话,只能事半功倍,徒增无用之力。

现在的80后、90后离职的原因:一是,钱少了;二是,心委屈了,尤其是后者更多。

今天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进化为: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。同样,对于员工的激励因素,工资福利虽主要,但却不再是唯一因素。新一代员工除了对工作环境有要求外,对工作氛围、群体关系也有新的要求。

undefined
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今天的80后、90后,我们会发现,对其整个职业生涯的管理,如果依旧只停留在行为层面上,并单纯靠行政命令、层级指令来达到的话,实际上效果不明显。

undefined


一层 环

员工在酒店的工作表现好坏,其实就是和这个酒店环境进行互动的结果。也就是说员工的状态,受到酒店环境中的人事物、各种信息、平台、机会等的影响。酒店环境是否积极向上、充满活力等,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身份定位、人生目标拟定等。

一般的酒店管理者,应可以根据员工所期望的工作环境,而有目的性地调整、改建原有的工作环境,进而间接或直接地,通过环境来影响员工工作状态和效率。

第二层 行为

在酒店环境中员工的行为,也就是具体做事的表现。酒店是个复杂系统,有许多部门、岗位。员工干活或不干活,其实只是一个表象,这个做或不做行为的背后,其实是受制于员工对自我身份的理解或设定。

undefined

行为处于What层面,如果管理者只在What层面关注,而不去看行动的本质,纯粹靠命令来推动工作的话,效果往往并不理想,因为员工会找出各种理由、借口、解释,来说明自己工作的状态为什么会是这样。

所以,有效的酒店管理者,会从员工日常行为的层面切入,来思考这一行为背后的心智模式,并通过有效地对话,让员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工作。如“现在酒店正好有一个任务/目标,那么你会怎么做去达成呢?”、“如果你现在遇到一个客人投诉,对你而言,哪些行动是重要的?需要哪些资源一起来解决客人投诉?”。

第三层 能力

酒店员工不同的工作岗位,其实也是不同能力的体现,而能力决定着行为会不会做?如何做?怎样做?当然能力的高低,也最终也会导致不同的结果,而结果又会对酒店环境产生影响。

undefined

高效的酒店管理者,在晋升下属时,不会只关注下属的行为层面,而是会从能力上入手去考察,如“当你想晋升到这个岗位时,你有哪些技能可以让你胜任这个岗位?”“有哪些例子,可以说明你有胜任的能力?”“对于宾客投诉,你如何能够做到你刚刚说的那些?”。更不会因人设岗,而是因事定编,并根据能力的强弱,实现“能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“。

第四层 信念、价值观和规条

在酒店工作中,其实能力水平的高低,背后也就是每个人不同的信念、价值观和规条的呈现。其实每个人来到世界,过往的经验、知识、教训等,都会影响自我信念、价值观和规条的形成。而信念就是:你坚信什么就是这样,并且愿意为自己的信念而努力、做出选择。价值观则是:自己认为什么值得做?什么不值得做?规条则是:我们对自己所限定的底限和边界。

undefined

优秀的酒店管理者,会从对酒店服务的信念、价值观和规条中,发现员工能力的差异,及培养方向。如“你希望给酒店创造哪些价值?”“在对客服务中,最重要的信念是什么?”

第五层 身份

卓越的酒店服务,一定是从这个层面出发,这个对“Who”的探讨是基于环境层而言的。如丽思卡尔顿的品牌座右铭:我们是为绅士和淑女服务的绅士和淑女。就是从身份的层面定义了酒店服务的提供者,首先是绅士和淑女,那么自然自己的处事标准就是以绅士和淑女为出发点。澄清了自己的身份,更有助于自身责任力量最大化地发挥(责任=身份+标准+行为),当然也有助于酒店员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。

undefined


卓越的酒店管理者,会通过“你认为优秀前厅服务员,这个职位要求你是个什么样的人?”“你认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才能够完全胜任酒店销售这份工作?”“在酒店服务中,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?这样的人又应具备怎样的信念?能力?又会做些什么行为呢?”通过帮下属澄清自己的身份,由身份带来的力量就会越强大,并更容易向下影响信念、能力、行为、环境。

第六层 系统

而最卓越的酒店管理者,会站在系统的角度,把酒店服务看作一个系统性工程,每一个岗位、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很重要,如同高速发动机上的每一颗螺丝钉,缺一不可。

在酒店管理中,酒店的愿景使命、文化价值观,决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态度,也就是越往上越容易向下影响,越是能够澄清自己所属系统特性,就越容易让自己的管理发挥作用。只有带员工看到更高的山,更远的风景,才不会觉得当下的路难走。

undefined

最卓越的酒店管理者,同时也能从一个更高维度、全面地来看待员工管理、激励等所遇到的问题,会系统性地思维,并能连接到更多的资源,有序高效地解决问题,而不是“头痛治头,脚痛医脚”。“如果你能够给酒店服务带来不同,你希望带来什么样的不同?”“如果你获得了这个职位,你希望在酒店服务上做出什么成就?”

每个人都受自己过往知识、经验的影响,而形成不同的心智“过滤器”,而这些“过滤器”就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,但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体内的想法、看法、梦想、愿景、信仰、价值取向、经验、喜好、文化……,不同的管理心智决定了不同的行为,我们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,也决定了我们各自不同的人生。

对于管理者而言,最难修炼的是上三层,即系统、身份、信念、价值观、规条,一旦确定下来,那么下三层,即能力、行为、环境就很简单。

高度决定眼界,格局决定胸怀。在问题的同一层面上,是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,如果能从更高一层级向下来看,问题自然就简单多了,所以爱因斯坦说“创造问题同一层次的思维,不能解决问题”。所以作为一名酒店管理者,就是要比员工站得高、看得远、说得清、理得明。

*本文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酒店高参”(ID:ehotelier),作者:王治,原标题:《酒店总经理:搞不定90后员工?那是因为你的管理能力不够!》。

版权声明
执惠本着「干货、深度、角度、客观」的原则发布行业深度文章。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旅游大消费行业重量级文章或与执惠互动,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「执惠」并添加关注。欢迎投稿,共同推动中国旅游大消费产业链升级。投稿或寻求报道请发邮件至执惠编辑部邮箱zjz@tripvivid.com,审阅通过后文章将以最快速度发布并会附上您的姓名及单位。执惠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不代表执惠观点。关于投融资信息,执惠旅游会尽量核实,不为投融资行为做任何背书。执惠尊重行业规范,转载都注明作者和来源,特别提醒,如果文章转载涉及版权问题,请您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。执惠的原创文章亦欢迎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作者和「来源:执惠」,任何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追责。
本文来源执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发表评论
后发表评论
最新文章
查看更多
# 热搜词 #

新用户登录后自动创建账号

登录表示你已阅读并同意《执惠用户协议》 注册

找回密码

注册账号